关于发布团体标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编码》的公告
由北京中科建制标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编制、策划的团体标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编码》现批准发布。《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编码》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ABEE 054-2023。自2024年2月1日实施。现予公告。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北京中科建制标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8日
团标起草单位:
建邦新材料科技(廊坊)有限公司
浙江潮远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珠穆朗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宝业现代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分会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建制标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编码》标准介绍
一、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传统建筑模式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装配式建筑已日益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周期长,建设施工参与主体较多,同时,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数量非常繁杂,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信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信息的管理暂无统一规范和标准,同时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造成装配式建筑构件信息在传递与共享过程中的流失和孤岛等问题严重。编码体系的不健全,易于造成了深化设计体系的欠缺,预制构件在工厂的生产容易混淆,生产环节钢筋碰撞、钢筋层次复杂偏差,柱主筋、柱箍筋等节点的错乱等,运输过程的易于混淆,现场吊装顺序容易不合理、工序配合偏差造成施工混乱、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安全质量事故。这不仅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也是阻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业亟需从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业化视角,建造方式等要素出发,依据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特有属性,充分覆盖建筑信息流通与共享的信息化管理角度的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层级分类合理,类目代码,项目代码,分区代码,构配件代码,识别码清晰完成的完整标识体系。
二、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建筑领域中预制构件的编码与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AIDC)技术标识 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存放、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管理。
主要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具体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总则;5身份标识代码;6附加代码;7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载体与语法;8应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条文内容如下:
1、范围
标准的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引用的规范性文件
3、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规定的术语
4、总则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编码包括身份标识代码和附加代码两部分。身份标识代码是特定预制构件在构件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唯一身份标识关键字,为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标识(二维码、RFID等数据载体承载)的必选项;附加代码包括项目代码、楼(区)号代码、层(节)号代码、构件类型代码、名称代码、轴线位置代码、构件重量、构件长、宽、高 等,为AIDC标识的可选项。预制构件的身份标识代码与承载该编码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标识的分配与管理应符合唯一性、稳定性与无含义原则。
5、身份标识代码
身份标识代码由品类标识代码、批次号和序列号等以及其相应指示符首尾链接构成,根据标识层级的不同,标识对象为某一品类、某一批次或某一单个构件,可选择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标识代码结构,多个可选用的标识代码
6、附加代码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附加编码的编码结构与编码方法
7、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载体与语法
预制构件可单独采用二维码和RFID 两种数据载体的一种进行标识,亦可采用二维码和 RFID 复合标签标识并进行储存运转。
8、应用
预制构件的设计、加工制作、储运转运、进场验收、吊装定位、构件连接、隐蔽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应以编码为基础进行控制,实现实时、可追溯管理。